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扎动态 > 正文

数字让医疗更美好

数据使医疗更智慧

“数字医疗就是利用大数据和科学技术推进所有临床领域的医疗保健发展。”前不久,《柳叶刀—数字医疗》创刊上线。“杂志将聚焦数字医疗这一跨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进展和发现,致力于促进数字技术在全球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该刊高级编辑Christina Wayman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数字医疗不仅包括数字医疗设备,还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虚拟显示设备等商用终端,以及自我调节药物输送系统等临床使用设备。

此外,数字医疗涉及使用来自基因组测序、医学图像和电子健康记录的大数据集进行大规模的预测和关联识别,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建议。

“最令人振奋的是,我们或许能通过使用远程医疗和虚拟医疗,提高农村地区或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Christina Wayman说。

比如,在《柳叶刀—数字医疗》第一期中,就发表了“将AI模型应用于赞比亚人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筛查”这样一项研究。因为在赞比亚几乎没有眼科专家,人工智能(AI)就能发挥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对数字医疗深有感触。他告诉《中国科学报》,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迅速,重症患者的监护由原来只能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大体生命体征,发展到现在可以实现心、肺、肾、脑等多器官功能评价,患者床旁仪器设备不断增多,同一时段有近百项数据客观呈现患者的生理状态,不同时段数据的变化又可以描述患者的病情进展,每一位重症患者都是海量信息的集合体。因此,数据的整体管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清晰判断和精准治疗。

“此外,数字医疗还可以帮助医生对一些日常任务进行自动化管理,从而为医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医生和患者都从中获益。”Christina Wayman说。

采访中,好大夫在线副总裁施慧告诉《中国科学报》,很多好大夫在线注册的医生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增加线上医疗服务供给这样一种方式。这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还在疾病诊断与慢病随访方面发挥优势。

医疗数据互联仍障碍重重

基于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人扬言,医疗将进入智能时代,医疗AI可能替代医护人员。

比如,去年在北京举行全球首场神经影像人机大战,在脑肿瘤和脑血管影像判读比赛中,医疗AI最终以高出20%的准确率战胜25名人类医生。如果这款AI产品投入使用,核磁检查的出片速度将从现在的几天缩短至几分钟。

但是,隆云也指出了数据与临床表现“相离”的困局。“有的重症患者可能还没出现临床表现,但数据的变化已提示患者将要出现问题了,这便是数据的作用。但有时临床现象与数据又是分离的,一个患者表现为出血,但数据显示所有的凝血指标都是好的。”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架构仍然陈旧,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互联依旧举步维艰,向患者分享电子病历信息才刚刚开始。

“数字医疗早已经不是医疗数字化那么简单,它关乎社会、经济,以及每个老百姓的健康和寿命。”树兰医疗集团总裁郑杰说。

而最近一篇《IBM医疗AI宣告失败,率先入局却踏步不前》的文章,更是给火爆的医疗AI “浇了一盆冷水”。自2011年开始,IBM在医疗AI 押上重注,此后,IBM投入10亿美元,用以收购医疗数据公司、研发AI医生,开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项目,但仍然“逃脱不了走进死胡同的一天”。

“但医疗AI并非没有希望。因为我们已经获知医院管理的标准化困境,这个难题可以让我们避免一味地解决疾病的标准化问题,而是使用基于非标准化的理论进行考察,揭示疾病的规律,以此探寻医疗AI的路径、方法。”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陆志方说。

伦理与监管须跟上技术脚步

“要想成功地实现医疗信息化,一定要了解医生和护士的想法,更需要技术团队和医疗团队的通力协作。”罗伯特·瓦赫特说。

目前,我国虽然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了相对后发优势,但是医疗信息的标准化仍有待提升。比如,我国还没有出现类似美国Epic公司一样占据垄断地位的医疗信息技术(HIT)企业,一些主流的医学信息标准大部分还是来自美国的标准化组织。

“医疗大数据要体现其价值,不仅仅需要数据量大,还需要考虑数据本身的质量。”郑杰说,老百姓一生的健康数据肯定分散在不同的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必然面临跨医疗机构、跨健康医疗终端的数据共享问题。

而被看作含有超巨量的信息的电子健康档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充斥大量复制粘贴的病例数据。

“如果源头输入时,就有垃圾数据,即便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输出的结果也会不理想。”罗伯特·瓦赫特直言,因医疗数据泄露引发的问题正在上演,比如一些医院因黑客入侵被迫停业,甚至遭到敲诈,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会侵入病人的静脉注射泵、心脏起搏器和重症监护室的监视器。

“数字医疗必定是一种趋势,它需要一整张协作网络作为基础,并要有持续的力量刺激这一协作网络正向循环。它也一定不是冰冷的,只有保持温度,保持医疗的本色,才能获得发展。”施慧说。

正如《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在创刊社论中所写:尽管数字医疗前景光明,但保障其合理实施的伦理和监管框架却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只有对蓬勃发展的数字医疗领域严格监管,才能保证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医生和医疗系统,更重要的是,确保患者安全这一根本原则不受动摇。

金扎医疗器械进销存软件是符合2015药监局验收标准的医疗器械管理软件,好用不贵,管理不累 http://www.jinzharuanjian.com
本文网址: